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云拓奖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启动,专家构成原则公开

  • 2025年02月01日
  • 23

尊敬的各科研机构、技术团队、企业伙伴及行业同仁:

为确保评选全过程的独立性、公正性与专业性,云拓奖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启动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并对外发布本届专家构成原则及制度执行细则。该机制将作为云拓奖核心制度组成部分,与评分系统、保密体系和复议流程构成“评审四环”,共同保障奖项评价体系的可信度与科学性。

 

一、专家委员会组成结构:三组分工、权责清晰

根据《云拓奖组织架构说明》,评审专家委员会为独立评审机构,不参与奖项运营或推荐事务,专注于成果评价和评分工作。委员会实行多维结构分组,具体如下:

评审小组

职责范围

材料审核组

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资格筛查与结构审查,识别资料完整性及逻辑一致性

现场评审组

参与打分环节,对申报项目进行结构化评价与定性判断

复议决策组

对争议项目、专家意见分歧案例进行再审与评分调整建议

各小组成员由云拓奖秘书处提名、由云拓智库组织的专家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正式入选。

 

二、专家来源与遴选标准:覆盖四类代表性群体

为实现评审结构的跨界交叉与视角互补,云拓奖专家委员会成员将来自以下四类核心来源:

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家:代表前沿知识体系与基础研究能力

产业龙头企业技术负责人:具备成果落地经验与产业路径判断力

投资与孵化机构代表:熟悉技术商业化过程与市场检验逻辑

转化机制设计与政策研究人员:保障制度性理解与社会价值判断

每位专家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在所在领域具备较高知名度与公信力

至少主持或参与1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或产业落地项目

无涉利益申报单位/成果利益相关方的行为记录

 

三、遴选机制与轮值制度:透明、封闭、轮替

本届云拓奖专家遴选采用“封闭提名 + 双轨审核”机制:

封闭提名:由云拓奖运营团队、云拓智库及战略合作智库联合推荐

双轨审核:经由专家管理委员会学术轨与行业轨成员双向审查决定

轮值制度:设立“轮值召集人”,每届不超过1/3专家保持连任,其余轮换更新

该制度将确保专家构成在专业能力、产业视角与系统治理三方面形成稳定支撑,同时避免长期利益关联或“评审内循环”。

 

四、评审行为规范:评前承诺、过程留痕、复核闭环

所有专家在入选后,需签署《云拓奖专家行为规范承诺书》,承诺遵守以下五项评审原则:

独立判断:不接受任何组织或个人干预评分

结果可复议:愿意对自身评分提供书面解释与讨论

信息保密:对所有未公布材料和数据履行保密义务

利益回避:涉及本人/关联机构项目即自动退出该项目评议

过程可追溯:所有打分过程、评语轨迹由系统自动记录备案

该行为规范将与评分系统(IEC系统)深度联动,确保所有评分记录具备审计能力与复核机制,成为制度信任的重要支撑。

 

五、构建可信的“专家集体智慧”系统

云拓奖并不以“个别权威裁决”作为最终判断依据,而强调专家集体审议机制。通过多轮交叉审议、集体研判、差异比对机制,专家委员会将在制度保障下,最大程度实现对技术转化价值的理性识别。

这也是云拓奖一直坚持的理念:技术能否落地,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系统判断问题。

                               云拓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