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奖致力于构建一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公正平台,强调“成果实质性价值”“申报主体合法合规”与“落地能力可验证”的三项基本原则。为此,平台制定了统一的申报条件,涵盖主体资格、成果属性、风险排查机制与合作申报路径等核心条款,确保奖项体系在制度层面具备清晰边界与操作规范。
一、申报主体资格要求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单位/组织可作为独立申报主体:
高等院校
须为具有法人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
成果由校内科研团队主导,具备申报权属。
科研机构
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独立研究所等;
须具备独立科研项目承担能力及成果归属证明。
科技企业
须为依法注册、具有研发与转化能力的企业法人单位;
成果应来源于企业自主研发或与第三方合作拥有明确知识产权。
产业联盟 / 行业组织
须为具有合法登记或备案的行业平台,成果需以联盟成员联合完成;
须提供联合完成声明与权属确认文件。
成果联合体
包括多主体联合申报的项目团队;
须指定唯一牵头单位,负责申报材料提交与答辩协调。
二、成果类型与范围要求
申报成果须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具备原创性
不得抄袭、模仿,成果应源自独立研发或系统性改进;
申报单位须提交研发过程说明、核心创新点材料。
具备可转化性
应已完成原型验证、具备中试能力,或已进入早期转化/试点落地阶段;
成果可包括技术平台、产品模型、系统集成方案、算法架构等。
具备现实落地价值
应能在行业/场景中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或社会化部署;
须说明其落地路径、目标用户群、市场验证成果或政策协同基础。
三、联合申报机制说明
云拓奖接受多主体联合申报,须符合以下要求:
明确牵头单位,统一负责材料提交、沟通与现场答辩;
所有参与单位需签署《联合完成声明》,列明各自贡献比例与成果共创路径;
联合成果若涉及后期商业转让或知识产权运营,须提交相关法律说明或备忘录。
四、推荐人制度要求(适用于部分奖项类别)
如奖项要求由推荐人提名,推荐人须满足以下条件:
为行业专家、科技机构负责人或高等院校正高级职称科研人员;
与申报成果无直接利益关系;
须填写《推荐意见表》,内容须真实、独立、具体,不得模板化或雷同。
五、不予受理情形说明
以下情形将被认定为不具备申报资格,材料将不进入评审环节:
成果存在尚未解决的知识产权争议;
涉及商业纠纷、合同违约、尚未结案的法律诉讼;
存在伦理风险(如数据造假、人体试验不合规、使用非公开敏感资源);
提交材料中存在虚构内容、数据伪造、篡改时间节点等不实信息;
未按要求提交《成果声明书》或联合申报授权文件者。
六、查验与自评建议机制
建议所有申报主体在提交正式材料前,完成以下三项自查操作:
权属审计:确认知识产权为申报单位/联合体所有或已获得合法授权;
成果排查:避免重复提交、套壳包装、跨期成果交叉申报;
材料一致性校验:成果描述、数据支撑、落地说明三者需前后逻辑一致,避免“方案内容与转化状态不匹配”。
如您对自身申报资格存在疑问,可通过云拓奖官网【联系我们】页面提交具体问题,秘书处将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