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绿色能源市场格局:主力技术稳定,多赛道并进
1、可再生能源增长破纪录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07GW,同比增长15.1%;
其中光伏新增装机413GW,占比超81%;风电新增装机120GW,海上风电增长显著;
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3,650GW,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40%以上。
2、多技术共存、区域错位发展格局成型
光伏:中国、印度、中东增长迅速;
风电:欧洲深耕海上风电,美国推进中西部平原风能走廊;
氢能:中欧美并立,示范项目落地频繁但商业化尚待突破;
储能:中国引领锂电产业,美国推动VPP与社区储能,欧洲强调系统调度。
3、技术耦合成为市场扩张新路径
“光+储”“风+氢”“风光+源网荷储一体化”成为政策鼓励与资本青睐的新趋势;
绿色能源项目由“发电单体”走向“产业耦合生态”:结合制造、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下游形成闭环。
二、市场集中度与企业竞争版图:产业链深度重塑
1、产业链分布:中国主导制造端,欧美主导创新与资本端
全球光伏组件Top10企业中,中国企业占8席,隆基、天合、晶科持续扩大海外份额;
风电整机企业形成“中美欧三强争霸”:金风、远景与Vestas、GE、Siemens Gamesa份额相当;
储能设备与BMS、EMS系统集成竞争加剧,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特斯拉、Sonnen等形成多点格局。
2、全球头部企业竞争策略分化
中国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垂直整合+出海布局构建全球市场优势;
欧美企业:聚焦高端市场+技术平台化输出+项目主导权,强化与政府/资本绑定;
新兴力量:中东资金驱动下的项目开发商(如ACWA Power)、东南亚绿电平台等快速崛起。
3、绿色能源“平台型企业”崛起
特斯拉能源、远景科技、阳光能源等正由制造商转型为“能源云+数据+硬件”的综合服务平台;
平台化企业强调“能源即服务”,输出从设计、设备、调度到碳交易的一站式能力;
市场竞争从“硬件价格战”转向“生态系统对接战”。
三、区域市场博弈与政策博弈:多元化市场格局形成
1、政策驱动主导市场演进
中国“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绿电占比提升,绿证交易与分布式激励机制创新;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吸引制造与资本回流,推动能源本地化;
欧盟CBAM与《绿色工业法案》构建绿色技术壁垒,同时推动出口与市场准入协定;
新兴国家通过PPP机制与主权绿色基金扩大绿电基础设施投资。
2、新兴市场成为增长高地
印度、越南、南非、巴西等国家新增光伏和风电装机年增长率均超25%;
绿色能源成为“南南合作”与“一带一路”中的关键合作领域;
中国企业在中东、拉美、东南亚绿电项目中广泛参与“投资+EPC+运营”一体化出口。
3、“绿电+绿证+碳资产”政策耦合加速落地
多国将绿电配额、碳信用与绿色金融联动管理,推动企业布局绿色能源系统而非单一设备;
企业客户(如谷歌、苹果、阿里巴巴)通过PPA(电力购买协议)直接绑定绿电项目,拉动市场长期需求。
四、竞争演化趋势:从设备到生态,从规模到智能
1、绿色能源走向“场景导向+系统服务”
单一发电指标(度电成本)将被“系统价值”(稳定性、调节能力、碳资产转换效率)所取代;
智能调度系统(EMS/VPP)、碳足迹计算工具、跨行业协同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新要素。
2、绿色能源平台型企业将主导产业价值分配
能输出“设计+设备+系统+数据”的平台企业将构建产业闭环,获取碳交易、电力交易与数据服务三重价值;
全球能源市场将呈现“设备商—项目商—平台商”三元分化结构,后者将主导终极生态整合。
3、竞争焦点回归“资源+技术+协同”
能源技术越发依赖算力、算法与物联网集成,传统制造型企业需向科技平台转型;
多能协同、区域协同、跨国协同将决定绿色能源项目的可持续性与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