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云拓奖评审规范说明:评分机制、保密原则与回避制度

  • 2025年03月01日
  • 34

云拓奖作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奖项,其评审工作始终遵循“标准化、结构化、制度化”的治理路径。为强化评审制度建设,提升专家行为一致性,平台制定以下评审规范,用于指导和约束所有评审相关人员行为,构建稳定、高质量的评选体系。

 

一、评审行为五项基本原则

所有评审专家在参与云拓奖项目评审时,须自觉遵守以下五项原则:

1. 独立判断

专家须根据个人专业知识与评分维度独立完成打分,不得参考他人意见或接受外部干预。

2. 公正公开

评审行为须基于统一标准,秉持中立立场,不得存在偏见、私心或资源交换行为。

3. 过程可追溯

所有评分记录、讨论摘要、复议理由等均存档备查,确保评审过程具备复核基础。

4. 结果可复议

申报方如对评审结果存在异议,可依照流程提交复议申请,专家团将依据标准机制予以复审。

5. 资料需保密

所有申报材料、评分结果、会议内容均属于非公开资料,专家有义务永久保密。

 

二、专家保密义务制度

评审专家在参与工作前,须签署《云拓奖评审专家保密与回避承诺书》,承诺如下义务:

不擅自保存、传播、复制任何申报材料;

不将评审内容泄露给非授权人员,包括所属机构内部人员;

不在网络、社交平台或媒体上公开评论所评项目;

所有电子文档须于评审结束后按秘书处要求销毁或归档。

违反保密规定的专家将被立即除名,不得再次参与任何云拓奖相关活动,并通报所属机构。

 

三、专家回避机制规定

为避免利益关联干扰评审公正,平台设立以下强制性回避机制:

回避情形

执行规则

专家与申报单位存在直接合作关系(近3年内)

自动退出该项目评审环节

专家与申报人有亲属或直接隶属关系

全程不得参与该项目任一轮评审

专家所在单位为申报成果支持单位或参与方

须主动申报,并由秘书处替换评审人

专家对项目持明显个人倾向(如为原单位成果等)

须说明情况,交由秘书处判断回避范围

所有回避信息须在评审开始前如实申报,虚报或隐瞒将被视为严重违规。

 

四、评分机制与统一模板制度

为保障评分操作的标准化与专业性,平台制定统一评分模板,适用于所有评审阶段。具体包括:

五大评分维度:技术成熟度(30%)、转化路径可行性(25%)、场景适配性(20%)、社会价值外溢(15%)、可持续影响力(10%);

所有打分采用电子评分表,每项维度需给出简要文字说明,防止空分;

评审前开展线上或现场评分培训,确保打分逻辑一致、标准统一;

秘书处保留评分数据、文字说明及专家签字存档备查。

 

五、复议与争议处理流程

云拓奖接受以下三类复议申请:

项目被误判为不合规未进入初评;

评审过程中存在明显事实认定错误;

专家评分存在越权评论或违反回避机制情形。

复议流程如下:

申报单位提交复议申请表及相关佐证材料;

秘书处召集复议决策组进行资料核查与独立判断;

如复议成立,将对相关项目重启部分评审流程;

所有复议结果将在官方平台公示,不影响整体评选节奏。

 

六、制度效力与更新说明

本《评审规范说明》自发布之日起作为云拓奖所有专家评审工作的统一行为准则,适用于材料审核、初评打分、复审评议及终审委员会全过程。秘书处将每年依据专家反馈与评审实际情况对制度条款进行动态优化,并对所有专家进行更新通知与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