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行业标准

  • 2024年12月06日
  • 31

2024年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试行)》,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标准化的评价工具。这一行业标准的发布,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企业评估其智能制造能力的成熟度,明确转型路径,并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一、标准发布背景与目的

随着“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和产业结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评估和推动企业的智能化能力,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工信部此次发布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标准,正是基于此需求,应运而生。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入标准化、系统化发展阶段。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智能制造基础设施、技术能力、生产管理、数据互通等方面的评价维度,全面覆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营管理、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智能化转型评估框架。

 

二、标准适用范围与评价体系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适用于各类制造业企业,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钢铁、化工等行业,尤其是那些有意向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的企业。标准采用五个等级(初始、基础、应用、集成、优化),从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数据集成等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

具体评价维度包括:

1.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包括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物联网集成等;

2.技术应用能力:评估企业在生产中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度及技术创新能力;

3.数据管理与互通性:智能制造离不开数据的支撑,企业的数据管理、处理与共享能力是核心评估项;

4.生产管理智能化:涵盖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该标准的推出,将有助于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制造能力评估体系,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的行业实践规范化。

 

三、云拓数据视角:行业标准化推动指数提升

结合云拓智能制造产业指数与企业数据库模型分析,工信部发布的标准将对行业的成熟度与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云拓数据平台的最新报告,智能制造行业的成熟度指数已在2024年持续上涨,尤其是“智能制造技术活跃度”和“技术应用普及度”两个维度,在标准发布后出现明显的提升。

具体分析表明:

1.技术创新与设备自动化能力增强:在政策支持与标准化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在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上的投资,推动了整体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2.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标准化的成熟度评价将促使更多企业明确智能制造转型路径,特别是在数据集成与智能化管理方面,指数化趋势明显。

3.行业生态圈合作与标准适应性:各大制造业龙头企业也通过共享标准化实施经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进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建设。

云拓数据智能制造产业指数数据显示,在实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后,相关领域的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快速提升,指数将在短期内看到积极变化,尤其是在装备制造、汽车和电子行业。

 

四、政策意义与行业前景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导则》标准的发布,不仅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清晰的转型评估路径,也为国家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化工具。这一标准将引导更多制造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从长远来看,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依托这一标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标准化评估将帮助其加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缩短与行业领先者之间的差距。

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的政策引导与行业标准的逐步落实,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智能化升级的全新时代。而云拓数据将继续关注智能制造指数的变化,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行业趋势分析,助力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此次标准的发布不仅是行业的一个标志性进步,也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云拓数据将继续追踪标准实施后的具体进展,并根据数据反馈进行深入分析,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