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竞争力指数TOP10排名(2024年Q2)
排名 | 行业 | 竞争力指数 |
1 | 人工智能 | 91.3 |
2 | 绿色能源 | 88.7 |
3 | 智能制造 | 85.2 |
4 | 医疗健康 | 84.6 |
5 | 智能出行 | 83.9 |
6 | 消费零售 | 81.4 |
7 | 数智金融 | 80.2 |
8 | 文娱传媒 | 77.8 |
9 | 教育科技 | 76.5 |
10 | 法律治理 | 74.1 |
二、重点行业分析: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为何领跑?
1. 人工智能行业(AI)——指数:91.3(↑6.2%)
市场表现:
2024年Q2,全球AI市场总估值突破1.5万亿美元,企业应用渗透率同比增长28%。
企业级生成式AI(如GPT企业版、Copilot、通义千问)月活企业用户超过170万。
技术创新:
多模态大模型(视频+文本+图像)进展显著;AI Agent商用试点覆盖客服、金融、工业仿真。
中国通用大模型数量达205个,TOP10模型集成应用率达73%。
融资能力:
全球AI领域融资总额达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产业落地型AI企业融资份额首次超过纯平台型。
中国AI初创公司获得单笔融资超1亿美元项目达12起。
产业链成熟度:
芯片(华为昇腾、英伟达H100)+平台(阿里云、Azure)+场景(智能制造、医疗、金融)形成完整闭环。
AI开发者工具链/API生态活跃,部署成本降低35%以上。
地区分布亮点: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持续领先;合肥、成都产业指数排名上升显著,创新孵化速度加快。
2. 绿色能源行业——指数:88.7(↑5.8%)
市场表现:
全球绿色能源市场规模2024Q2已突破9300亿美元,太阳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1%。
中国绿电交易月均活跃交易主体超1300家,同比增长44%。
技术创新:
TOPCon与N型HJT光伏电池转化效率提升至25.5%以上;
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0%,全球锂电价格降幅超过15%。
融资能力:
绿色能源项目Q2吸引全球投资458亿美元,占清洁能源领域总投资约38%。
中国绿电+储能独角兽企业融资轮数创下同期新高。
产业链成熟度:
已实现从硅料-电池-组件-储能-运维的完整生态;
龙头企业(如隆基绿能、宁德时代)加快国际化+全链条协同布局。
地区分布亮点:
江苏、山东、四川、内蒙古为重点产业基地;
浙江、福建成为绿色能源“智造+出海”双增长试点。
三、区域分布与竞争格局变化
AI产业以北上广深+新兴AI城市集群(成都、合肥)为核心,AI基础设施和模型部署生态扩张速度加快。
绿色能源则呈现“内陆产能+沿海出海”双中心模式,区域之间差异化协同显著增强。
智能制造、智能出行则呈现制造业基础强的苏州、武汉、西安等地上升趋势。
四、趋势判断与行业建议
趋势方向 | 动因/表现 | 推荐行动 |
AI技术走向轻量场景化 | 多模态、边缘端模型、无代码训练接口爆发 | 投资企业级SaaS-AI解决方案型公司 |
绿能进入“双技术平台期” | 高效电池+智能储能系统并行布局 | 布局同时涉足光伏/储能/电网调度的企业 |
区域间资源趋于扁平化 | AI算力下沉+绿电本地供需解耦 | 支持区域型龙头+本地政策红利敏感型投资 |
结语
2024年Q2,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已率先进入“规模化落地+技术再跃迁”双向加速期。它们不仅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也在资本配置和产业生态上形成可持续扩张逻辑。对于政府政策制定者、产业研究者和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围绕这两个赛道构建深度研判框架,将是把握新周期红利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