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背景:产业竞争加剧,评价体系亟需升级
在全球化与技术创新交织发展的新阶段,传统基于单一指标(如市值、专利数量、营收规模)的排名体系已难以精准反映一个企业或产业的真实竞争力。尤其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快速演化的领域,产业竞争力不仅体现为技术领先,更包括生态影响力、资本整合能力与政策匹配度等多维因素。
为此,云拓指数联合国际研究机构,综合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数据与政策趋势,设计并发布“产业竞争力指数”,致力于构建一个横跨地区、对标国际、支持战略判断的权威分析工具。
云拓产业竞争力指数包含哪些核心维度?
本次发布的“产业竞争力指数”采用多维模型评估框架,主要由以下三大核心维度构成:
1. 技术影响力指数(Technology Impact Index)
核心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强度、核心技术占比、前沿技术引领力、知识产权数量与活跃度(如高价值专利)。
支持跨国对比,涵盖 AI、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
2. 资本吸引力指数(Capital Magnetism Index)
包括:企业融资轮次与总额、资本估值增长速度、机构关注度(VC/PE 投入密度)、并购活跃度。
用于衡量企业或产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热度与潜在投资价值。
3. 市场竞争表现指数(Market Positioning Index)
包括:行业市占率、用户增长率、营收增长与利润率、全球扩展能力、生态伙伴数量等。
特别关注企业在构建产业链主导地位与全球影响力方面的综合能力。
全球应用价值:产业分析、投资决策、政策洞察的三重工具
“产业竞争力指数”面向三类用户场景提供价值:
对企业而言:该指数可作为战略定位与产业 benchmarking 的量化工具,帮助企业识别自身在全球同赛道竞争者中的相对位次,为国际扩张与核心能力优化提供指引。
对投资机构而言:指数可辅助多维度尽职调查与投资组合评估,尤其适用于科技赛道中早期/中期项目的投前筛选与长期价值判断。
对政策制定者与智库机构而言:该指数为政府与智库提供了行业结构调研、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际竞争趋势评估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具前瞻性、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试点应用赛道:AI、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率先纳入
据云拓指数团队介绍,2025 年将率先对以下三个高潜力产业领域开展指数模型试点应用与年度排名发布:
人工智能(AI)产业链:涵盖大模型企业、AI芯片公司、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绿色能源与储能:涵盖氢能、固态电池、碳捕捉、能源管理平台等领域;
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聚焦柔性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 AI 软件与边缘计算硬件等方向。
这些领域具备技术更迭速度快、资本密集、国际竞争格局剧烈的特征,产业竞争力指数将有效识别领先企业的质量分层与潜在“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