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腾讯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AI治理指数

  • 2025年02月27日
  • 36

在全球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治理能力”正成为除模型性能之外,衡量一家科技企业整体实力的新维度。

2025年2月,由腾讯与北京智源研究院联合主导的“AI治理指数”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以系统化指标评估企业人工智能治理能力的公开指数,涵盖全球30家主流AI技术企业,试图从“可控、安全、透明、伦理”四个方向描绘当代技术系统的“责任轮廓”。

该指数的发布,不仅填补了行业在“治理能力量化”方面的长期空白,也预示着技术企业正在进入一个“模型力+治理力”并重的新阶段。

 

指数设计:从单点合规到系统治理能力评分

据北京智源研究院介绍,本次AI治理指数由三大一级维度构成,分别是:

1.技术伦理合规性(包括算法歧视规避、风险标注机制等)

2.模型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如模型训练数据溯源能力、模型调用透明度)

3.系统可控性与可审计能力(如模型行为追踪、风险事件响应机制)

每项维度下设8至10个具体指标,涵盖技术架构、产品机制与组织流程等多个层面,评分采用文献评估、企业自报、第三方研究佐证与用户使用反馈四类数据源。

从评级方式来看,指数共设五个等级:领先、良好、中等、起步、未披露。指数强调评估的不是企业“说了什么”,而是其“做了多少、公开了多少、体系化建设到什么程度”。

 

首期结果:欧美科技巨头居前,部分国内企业进入中段

在首次指数评估中,微软、谷歌、OpenAI三家企业被评为“领先”级别,均在模型透明度、风险控制响应与伦理合规流程方面展现出高度系统化建设。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进入“良好”级别,主要得分项集中在模型可控性与用户权限管理,但在模型训练数据披露与开放性方面仍有差距。

指数发布方指出,部分中国AI企业在治理制度建设上已有基础,但尚未形成结构性治理机制,需在跨团队协同、外部审核机制与高风险模型管控方面持续发力。

 

云拓视角:治理力正成为AI行业指数中的“隐性变量”

据云拓数据平台人工智能行业指数监测,自2024年Q4起,“技术治理透明度”子项首次纳入企业影响力排行评分模型。在过去半年内,该子项评分波动明显影响企业在榜单中的排位,尤其是在大型模型发布频次高、公众舆论密集的时间节点。

结合AI治理指数发布后更新的云拓企业排行数据可见:

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企业的治理评分在行业前20%区间

AI治理能力提升显著带动“信任度”与“公众认知度”评分权重上升

OpenAI、谷歌、百度等企业近期模型发布中,治理方案披露度越高,内容传播覆盖度与合作响应速度越强

这一变化意味着,“治理力”已从过去的“附加值”转向真正参与行业竞争力构成的“基本值”。

 

趋势洞察:技术领导力正在向“结构性责任能力”演进

AI治理指数的发布不仅是一次行业评估事件,更反映出全球技术治理标准的演化趋势。治理力的可量化,将促使技术企业在产品决策、组织设计与对外合作中更加重视可控性与风险感知。

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影响力构建不仅仅依靠“谁的模型更强”,还在于“谁更可信、谁更透明、谁更能承担系统性责任”。

云拓数据将持续更新AI治理相关指标在人工智能行业指数与企业排行模型中的权重设定,并结合实际模型运行反馈,探索治理能力如何成为中国AI企业下一阶段国际化竞争中的核心变量之一。

AI步入全民应用的阶段,“治理”不再是限制技术发展的枷锁,而将成为全球企业赢得未来技术信任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