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云拓奖FAQ(3):评分标准与流程问题

  • 2024年12月12日
  • 28

Q1:评分过程和结果是否会公开?

A:评分过程严格保密,仅公示最终获奖名单。专家打分、评语等细节不予公开,但申报单位可申请获取匿名处理的评分维度反馈。

 

Q2:评审专家是否固定不变?

A:专家委员会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领域需求增补新专家,且同一专家连续评审同一项目不超过两年,确保评价多样性。

 

Q3: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如何申请复议?

A:可于公示期7日内提交书面复议申请,需附具体理由及证据。秘书处将组织独立复议组复核,结果15个工作日内反馈。

 

Q4:能否获知具体项目的评分细节?

A:仅提供各维度得分区间(如技术成熟度:80-85分)及总体评语,不披露单项打分或专家身份信息。

 

Q5:专家回避制度如何实际执行?

A:采用"系统筛查+自主申报"双机制:

1)评审前自动匹配专家与申报单位关联关系;

2)专家须签署回避承诺书,违规者永久取消资格。

 

Q6:是否存在评分上限或配额限制?

A:无预设配额,所有项目均按统一标准评分。各维度满分100分,系统自动加权计算总分(公式:技术成熟度×30%+转化可行性×25%+...)。

 

Q7:评审中出现重大分歧如何处理?

A:初评差异>15分的项目自动进入复审:

1)组织领域专家组会审;

2)必要时要求申报方补充说明材料。

 

Q8:评分是否会受申报单位知名度影响?

A:严禁考虑单位背景,仅评估成果本身。评审系统隐去申报单位信息,专家仅见编号及技术内容。


Q9:企业规模是否影响转化可行性评分?

A:否。该维度仅评估:

1)商业计划完整性;

2)合作资源真实性;

3)知识产权布局情况。

 

Q10:终审答辩未通过是否告知原因?

A:提供书面不通过说明,包括主要短板维度(如"场景适配性不足")及改进建议,不公开答辩细节。

 

Q11:社会价值维度如何避免主观判断?

A:设置量化指标:

1)潜在受益人群规模;

2)政策契合度证明;

3)第三方社会效益评估报告。

 

Q12:可持续影响力评分需提供哪些证据?

A:建议提交:

1)技术迭代路线图;

2)生命周期评估报告;

3)绿色认证或碳足迹数据。

 

Q13:评审期间是否接受补充材料?

A:一律不接受。所有材料须在申报截止前完整提交,评审以原始材料为准。

 

Q14:专家是否需说明扣分理由?

A:必须填写定性评语,例如:"转化路径中未明确供应链合作伙伴",禁止仅打分数不写原因。

 

Q15:如何确保不同专家评分标准一致?

A:采取三项措施:

1)评审前全员培训;

2)系统内置评分指引;

3)定期校准专家打分偏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