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个人研究者是否可以独立申报云拓奖?
A:不可以。云拓奖仅接受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法人主体的申报,个人需通过所属单位提交申请。
Q2:海外科研机构能否参与申报?
A:可以。海外机构需满足以下条件:1)成果主要研发工作在中国境内完成;2)提供合法知识产权证明;3)指定中国境内联络单位。
Q3:联合申报需要满足哪些特殊要求?
A:需提供:1)所有参与方签署的《联合完成声明》;2)明确牵头单位;3)各方的贡献比例说明及权属证明。
Q4:产业联盟申报时是否需要所有成员单位盖章?
A:是的。联盟申报需提供加盖所有成员单位公章的联合声明文件,并附联盟登记备案证明。
Q5:企业子公司能否以母公司名义申报?
A:不可以。申报单位必须是成果的实际研发主体,子公司需独立申报或与母公司作为联合体申报。
Q6:尚未获得专利的成果能否申报?
A:可以。但需提供:1)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2)第三方技术查新报告;3)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Q7:高校教师创业企业的成果归属如何认定?
A:需根据以下情况处理:1)职务发明需提供高校授权文件;2)非职务发明需提供权属协议;3)校企共同研发需明确收益分配方案。
Q8:已获其他奖项的成果能否重复申报?
A:可以,但需满足:1)成果有实质性迭代升级;2)提供创新点对比说明;3)此前获奖未设置排他条款。
Q9:推荐人是否必须来自申报单位所在领域?
A:是的。推荐人需具备相关领域正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资质,且近三年有该领域研究成果。
Q10:形式审查阶段最常见的淘汰原因是什么?
A:主要包含:1)缺失法定代表人签字;2)知识产权证明不完整;3)成果说明书未按模板撰写。
Q11:处于概念阶段的成果能否申报?
A:不能。成果必须至少完成原型验证,并提供实验数据或技术可行性论证报告。
Q12:企业申报是否需要提交财务审计报告?
A:仅企业类项目需要。需提供:1)最近年度审计报告;2)研发费用专项审计(如涉及政府资助项目)。
Q13:联合申报单位之间是否需要签订协议?
A:必须签订书面协议,明确:1)成果权属分配;2)后续收益分成;3)争议解决机制。
Q14:被退回修改的材料可以重新提交几次?
A:在截止日期前最多可提交3次修改版本,系统以最后提交的版本为准。
Q15:形式审查通过后是否还能补充材料?
A:不可以。评审阶段不接受任何材料补充,请务必在首次提交时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