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中联重科:全球智能制造的创新领导者

  • 2025年03月21日
  • 949

一、战略转型:从制造商迈向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中联重科近年来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升级+全球化布局”三大战略主线,全面重构企业组织形态、产品体系与制造模式。

1. 从产品导向到场景导向

传统以“设备卖断”模式为主的业务正在被“系统解决方案+运维服务+远程协同”模式替代;

以塔机为例,中联重科已实现“云监测+智慧调度+预警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

客户不再只是买设备,而是获得一整套智慧施工解决方案。

2. 打造“灯塔工厂”典范

2024年,中联重科多个智能工厂被列入中国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

常德智能塔机工厂年产智能塔机超2万台,整线自动化率达85%,生产效率提升45%,单位能耗下降12%;

长沙麓谷工厂集成5G+工业互联网,实现对泵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设备全流程数字化装配,支持按订单自动配置;

全部制造数据汇入“中联云”,实现集团级别的统筹调度与能效评估。

 

二、核心技术体系:构筑智能制造底座

1. 自主研发的Z-Valley工业操作系统

Z-Valley是中联重科自研的工业软件平台,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连接设备、人员、产线,实现数据采集、状态感知与智能分析;

配备AI调度模型,对设备利用率、排产节拍进行优化;

构建“数字孪生工厂”,每一道生产工序均可在线模拟与实时追踪。

该系统已全面部署在泵车、塔机、起重机、搅拌车等产线,2024年平均设备故障率下降31%,停线时间减少46%。

2. AI+5G:远程控制与无人值守

与中国联通、华为联合打造“5G+远控施工平台”,支持塔机、混凝土泵车等设备异地远程操控;

2024年已在沙特、阿联酋、泰国等海外项目中落地部署,作业安全系数提升62%,人工操作需求下降40%。

3. 绿色制造与碳中和技术应用

推出首款“零碳混凝土搅拌站”,搭载储能系统与能耗感知模块,可在峰谷电转换时段自动运行;

引入碳足迹追踪系统,为每台设备生成“碳账单”,并协助客户进行绿色认证。

 

三、全球化扩张:工程机械“出海”的智能样板

1. 海外营收持续增长

2024年中联重科实现海外营收321.6亿元,占总营收39.1%,同比增长16.7%。主要市场分布如下:

东南亚:以智能塔机与小型挖掘机为主,泰国、印尼成为增长极;

中东非:混凝土设备订单显著增长,参与阿布扎比港口扩建、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

欧洲:通过并购意大利CIFA、中联重科德国研发中心等提升本地化设计与服务能力;

拉美:巴西与墨西哥建设机械租赁合作模式初显成效。

2. “智造出海”与本地融合

“一带一路”沿线设有12个本地服务中心,实现本地化运维、配件供应与数据回传;

搭建“中联云海外镜像站”,支持全球客户远程监控设备状态、获取运行建议与能耗报告。

 

四、产业协同:从设备制造到生态输出

1. 打造智能施工场景生态

中联重科与建筑龙头如中建三局、中国铁建等合作构建“智能施工平台”,形成设备调度、进度预测、安全管理一体化系统。

2024年长沙市某地铁项目试点部署后,施工周期缩短13%,安全事故率下降70%以上;

平台中接入设备超300台,形成动态调度网络与统一能耗管理。

2. 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

供应商与经销商系统全面接入“Z-Valley协同平台”,订单处理效率提升40%,退换率下降15.6%;

与钢材、液压、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开展数字孪生建模合作,共同提升产品集成度与交付周期;

 

总结

中联重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而是以“平台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全球运营能力”为核心的产业智能化引领者。它通过核心技术平台的打造、制造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全球化市场的战略铺展,以及行业生态的协同整合,构建了高壁垒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全球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的今天,中联重科所代表的中国重装备企业,正在成为新一代工业变革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