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绿色能源指数征集通道开放,行业主流媒体集体响应

  • 2025年03月20日
  • 32

【绿色能源快讯】2025年3月20日,云拓数据平台宣布正式开放绿色能源指数征集通道,向全行业发布合作邀请,广泛征集来自能源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与高校的数据样本与指标建议。该征集行动旨在进一步优化绿色能源产业指数的科学性、透明度与行业代表性,推动指数体系从平台内部模型向“全行业共建标准”演进。

此次开放的绿色能源指数征集,涵盖以下五个维度的数据输入类别:

1.企业侧运营数据(如碳减排量、单位电耗、绿色产能利用率等)

2.区域项目数据(如可再生能源装机结构、零碳园区分布、地方政策执行情况等)

3.技术路径与成本模型(如储能效率曲线、氢能系统投入产出比等)

4.ESG披露指标(绿色债券使用流向、绿色融资占比等)

5.新兴产业提案(由科研单位或协会提交的新兴应用建议或评分维度)

征集通道开放首日,云拓官网与绿色能源频道同步上线提交入口。企业可通过在线表单上传结构化数据包,机构与协会则可通过协议机制向平台提交评估维度建议。云拓方面表示,所有数据将采用“去标识化处理+协议授权使用”方式,确保信息合规、安全与回馈式使用。

 

一、行业积极响应,共建意愿迅速集结

消息发布当日,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协会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肯定云拓此次开放式共建机制,并表示将号召旗下会员单位“有序参与、主动反馈”,推动绿色能源指数与行业发展节奏保持同步。

东方能源集团副总裁林哲亦公开表态:“绿色能源的发展需要真正可比较、可演化、可反馈的评价体系。云拓指数体系向行业开放,是一次建立行业共识、数据协作与技术民主的重要尝试。我们已安排专人团队对接平台数据接口,预计在第一批数据提交窗口内完成三类项目指标填报。”

 

二、行业专家指出:构建“行业感知式指数”是生态合作典范

能效研究院新能源政策与建模部主任张婉君指出:“过去的绿色指标往往停留在统计数据阶段,而云拓的征集机制显然更重视一线企业数据的结构性贡献。这标志着我们正逐步从‘编指标给行业看’走向‘行业决定指标如何建’的机制成熟阶段。”

她同时强调,绿色能源不同于其他技术类领域,其发展高度依赖政策协同、区域配套与资本布局,仅靠单一机构难以建立动态可适配的指数体系,因此“共建、共评、共用”应成为数据平台的底层逻辑。

 

三、媒体响应扩大影响,形成多圈层联动式传播

目前,已有10余家行业媒体对绿色能源指数征集通道进行了报道或专题解读,包括《能源产业观察》《零碳技术》《绿色数据新闻社》等。多篇评论认为,指数征集机制体现了数据平台从“发布者”转向“组织者”的身份转化,反映出产业内容基础设施在生态层面的协同性增强。

《绿色数据新闻社》在社评中指出:“云拓此次行为,实则是在做一件平台应长期承担的事——建立一个行业级‘数据表述系统’,让每一个绿色能源行为者都能在其中表达、反馈并被计入。”

 

四、下一步:从征集走向治理,共建标准将进入机制固化期

据云拓数据透露,平台已设置“绿色能源指数专家工作组”,邀请来自清华大学能源研究院、华能研究总院、双碳联盟智库等十余名专家共同参与征集内容的审核与因子结构优化。

征集通道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6月30日,之后平台将对提交数据进行汇总与模型试算,并于2025年Q3正式推出“绿色能源产业指数共建版”,首次标注各类数据来源权重与指数结构公开透明度等级。

届时,参与数据共建的单位还将获得云拓数据平台“共建单位”标签,并可优先进入云拓指数产品的试用计划、行业合作报告与联合白皮书撰写机制。

云拓绿色能源指数征集通道的开放,不仅是一项技术性产品机制的优化,更是一个关于未来产业治理模式的实验场。

“我评你”到“我们一起决定怎么评”,这种结构式透明协作路径,或将为中国绿色能源行业树立一套更加自觉、自驱、自律的系统评价范式。

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平台与行业的关系不再是发布与接受,而是协同与共创。云拓数据平台迈出的这一步,或将成为一种新范式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