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拓 |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云拓,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围绕云拓智库、云拓奖、云拓数据、云拓实验室、云拓资本、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构建涵盖行业研究、奖项评选、数据分析、技术转化、资本赋能、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云拓以“洞察趋势、赋能创新、驱动未来”为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助力资本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引领未来创新发展。

中东签署绿氨合作意向,中国绿色能源出口迈出实质一步

  • 2025年03月20日
  • 62

2025年3月20日,国家能源局联合商务部发布《关于推进绿氨出口通道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在西北地区打造“可再生能源—绿氢—绿氨”一体化基地,布局面向中东、东南亚的绿色燃料出口战略。

与此同时,中国能建国际公司与阿布扎比清洁能源集团(Masdar)签署首轮合作意向书,计划在2026年前在宁夏中卫、甘肃酒泉布局超过300万吨/年产能的绿氨项目,并在阿联酋设立联合中转与分销站点。这是中国绿色燃料首次明确走向“出口通道”建设,标志着绿氨从国内替代能源转向全球能源贸易新角色。

绿氨作为以绿电电解水制氢、再合成氨而得的新型化学能源单元,具备能量密度高、运输安全性强、产业基础完善等优势,成为全球氢能布局中的现实路径之一。不同于气态氢运输技术门槛高、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绿氨可利用现有液氨港口和运输体系,显著降低国际交易成本。

根据《指导意见》,首批绿氨出口通道将优先布局在**“西北能源基地+东部口岸港区+中东终端市场”**三点之间,形成生产—储运—出口的完整链路。政策还明确支持“出口退税、绿色金融、运价支持、国际认证互认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出海铺设制度保障。

产业端也迅速反应。阳光电源、中化国际、远景能源等企业纷纷表示将在绿氨相关装备制造、能源系统集成、跨国物流体系上加大投入,预期2025-2027年将迎来首轮装置投产和国际订单的兑现期。

不过,专家也提醒,绿氨作为新型能源品类仍面临成本结构、碳足迹认证、终端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对于“绿色”定义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排除技术壁垒与贸易门槛风险。

云拓智库认为,绿氨出口标志着中国绿色能源战略从“内循环为主”走向“双向流动”的外循环新阶段。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拓展新能源出海通道,更在于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贡献“中国路径”与产业组织经验。